开云体育官网优惠:
我国顶级规模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气,基地正式投产。
实际上,早在“十三五”规划就指出,我国天然气消费水平明显偏低与供应能力阶段性富余问题并存,需要尽快拓展新的消费市场并推进各行业“ 煤改气” 工程。在政府政策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快速开发的支持下,中国天然气实现了快速改革和高速增长。
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带动了液化天然气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多个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22座,总接收能力9227万吨/年。近10年新建接收站达16座,新增接收能力591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0.8%。
近日,我国顶级规模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气,基地正式投产。
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相互连通重点规划项目,该基地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包括4座22万立方米储罐和6座27万立方米储罐,总罐容达250万立方米,是国内顶级规模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储备基地投运后,按照年解决能力600万吨计算,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64万吨,减排氮氧化物66.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8000万棵。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个自主原创技术,包括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智能化新型化、新型低温存储等13大技术体系,同时掌握了27万立方米储罐的设计建造技术。系列技术上的支持加快储备基地大规模建设脚步。
2006年,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接收站投产,我国液化天然气产业实现零的突破。十六年后,随着大型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投产,实现了华东地区天然气供应渠道的多元化,保证区域天然气储备调峰保供,提升了华东地区清洁能源的供应保障能力,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除了保证区域能源、环境,大型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在天然气进出口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进口方面,基地增强进口多元化和安全保障能力,巩固和拓展与天然气出口国的贸易往来,增强油气国际贸易运营能力,加强跨国油气通道运营与设施联通。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